太溪。灸法:用艾炷无瘢痕灸,每次取2或3穴,各灸3~5壮,隔日灸1次。主治:呃逆(脾肾阳虚型)。附记:临证应用中西药物治疗原发病为主,并辅以艾灸,可缓解呃逆。同时还可配合虚呃散敷灸:取附子、干姜、广木香、母丁香、小茴香、食盐各10g。共捣碎烘热布包,熨灸胸膈部,以呃止为度。或共研细末,每取药末 15g,分撒于直径 5cm圆形胶布
查看详情【病因】 主要是胃气上逆所致。与脾、肾、肝关系密切。多因受寒凉刺激而干扰胃气;或因饮食过急,或饮食不节、过食生冷损伤胃气;或情志抑郁,肝气犯胃;或脾胃虚弱,中气虚损所致。亦可因肾气不纳,致使气逆上冲动膈,而作呃逆连声,其病较重。
查看详情配穴方二 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气海、足三里、百会、神阙。灸法:①用艾炷隔姜灸,每次取3~5穴,各灸5~7壮,每日或隔日灸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②用艾炷无瘢痕灸,每次取 3~5穴,各灸3~5壮,隔日灸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③用艾炷隔盐灸,取神阙穴,将食盐填满脐窝,上置生姜片,艾炷置姜片上,点燃灸治,每次灸5~7壮,每日
查看详情【疗法】 配穴方一 百会、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梁门、气海、关元、足三里灸法:①用艾炷隔姜灸,每次取3~5穴,各灸5~7壮,每日灸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②用艾条温和灸,每次取3~5穴,各灸10~20分钟,每日灸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③用温针灸,每次取3~5穴,各灸3壮(或10~15分钟),隔日1次,10次为1个疗程主治:胃下垂。附记
查看详情胃下垂【病因】 多因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节,饥饿无度,损伤脾胃;或七情内伤,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,致脾胃受伤;或脾虚失运,痰湿水饮结聚于胃,积液潴留,有加无已,脾胃愈虚,终致气虚下陷,升举无力,从而脾气升提之力日薄,下陷之势日增,因而导致内脏下垂,遂成本病。
查看详情【症状】 临床以恶心、呕吐为主症。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,证有寒热虚实之辨。病情复杂,兼症颇多。如呕吐清水痰涎,口干渴,喜热饮,四肢厥冷为寒吐;呕吐酸苦或嗳气,喜冷饮,口渴,小便短赤为热吐。急性多突然呕吐,所见为多,为病;慢性多时吐时止反复发作,多并发于其他疾病中,为症。
查看详情【病因】 主要是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所致。此多因胃腑被外邪所伤;或因饮食不洁,喜食生冷之物,损伤脾胃;或饮食不节,食滞伤胃;或脾胃虚弱,胃阳不足所致;或痰饮内阻,肝气犯胃等脏腑病邪干扰所引起的。
查看详情【病因】 此由结核杆菌传染所致。多因体质虚弱,正气不足饮食不洁,或长期接触沙尘,或与肺结核病人共碗筷吃饭,或吃人剩物,或经常接触等,致使结核杆菌感染而致病。尤其体质虚弱之人易被感染而致,发病缓慢。
查看详情在应用艾灸疗法治疗时,还必须注意下列各点。1.术者要端正态度,不断提高灸术术者在掌握操作、提高灸术的同时,应举止端庄,态度和蔼,操作认真,专心致志。切忌操作马虎,一心二用。
查看详情可补针术之不足 针术与灸术各有特点,但都能达到良性刺激的治疗效果。针术偏于凉泻,灸术偏于温补,不适合用针的部位,如神阙穴却很适合用灸治,而且效果极佳。灸疗确有其独到之处,故灸法能补针术的一些不足,如配用针术又有相辅相成之效。
查看详情如果您对此产品感兴趣! 请直接联系海鲜水产(医生福)有限公司!